序 言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校史不仅是一本厚重的校本教材,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编撰校史是要在历史中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是要弘扬前人业绩品格,激励后人奋发有为;是要聚集正能量,增强师生和广大校友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直以来,编一部内容详实、形式新颖的校史成为学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共同的心愿。今年欣逢学校40周年华诞,学校成立了校史编纂委员会组织编纂工作。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搜集资料、加工制作,这部校史终于问世。这册饱含深情的校史,追溯了学校40年的办学历程,一字一句尽在讲述一草一木、一事一物的变迁;一章一节尽在揭示校园每一处的沧桑;一年一月尽在展现学校的进取、光荣与梦想。我们期待她能唤起师生及校友对母校的眷顾怀思,也能给予后人更多的启迪和教益,进而孕育出将扬工精神发扬光大的力量。
四十载风雨沧桑,四十载足音回荡。人生四十,弹指一挥,正是风华正茂的壮年,而建校40年,却是几代人辛勤奋斗的结果。几代扬工人勤勉务实、艰苦奋斗,其筚路蓝缕之景、进退维艰之况举不胜举。扬工人艰难而不改其志、困苦而不易其心,栉风沐雨,上下求索,矢志不渝,不断前行。学校也在岁月洗礼中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薪火相传、青蓝相继。四十年征程,每一步都饱含着扬工人的拼搏奉献,每一步都记载着扬工人的探索总结,每一步都展示着扬im体育 的发展壮大。
四十载砥砺奋进,四十载励精图治。学校事业发展先后经历了三座里程碑:第一座里程碑是2004年,原扬州化工学校和扬州建筑工程学校合并升格为金年会,开启了学校高职办学的新纪元;第二座里程碑是2015年7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验收,跻身全省高职院校前列;第三座里程碑是2015年9月,江苏省教育厅和扬州市政府签订共同支持扬im体育 发展协议,将隔壁商校校区350亩地、16万平方米建筑无偿整体划给我们,实现了校区融合,标志着学校已向更高水平迈进。
四十载辛勤耕耘,四十载春华秋实。学校始终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厚德强能笃学创新”的校训精神,坚持“厚植学生文化底蕴、精湛学生一技之长”的育人理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紧抓高职教育发展宝贵机遇,坚持“以服务地方为重点,以服务行业为特色”,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学校办学基础进一步夯实,办学空间进一步拓展,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受到了地方政府的欢迎、用人单位的信赖和学生家长的认同。千百教师背影远去,万千学子已成栋梁。四十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四万余名优秀人才,他们奋智运力,发愤图强,以基础扎实、技能熟练、勤于实践、善于开拓创新而享誉社会各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扬工精神,谱写出了扬工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壮丽篇章。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先后获得“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荣登“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四十年来,一代又一代扬工人创造了可歌可泣的历史,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为学校明日的腾飞插上了强劲的翅膀。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将继续弘扬和传承学校四十年的优良办学传统,以四十年后再出发的勇气和魄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不断续写扬工辉煌的历史;我们将团结带领广大师生,改革创新、奋发进取,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聚力学校特色打造,朝着特色鲜明、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新扬工阔步前行!
历史堪勒记,岁月当留痕。校史是一部扬工人艰苦创业、愈挫弥坚的奋斗史,是一部扬工人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创业史。这部校史几番反复、几经修改,即将问世,谨借作序之机,向共同以责任和辛劳谱写扬工校史的前贤今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是为序。
校史编纂委员会
2018年10月
全文下载链接
static/file/779f738a-6d0e-4b11-8cc2-c0281d58ac0a.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