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建新形态教材开发团队
教材开发牵头学校以专业(或专业群)为单位组建专业级教材开发团队,统筹规划整个专业的教材开发工作。教材开发团队应包含相关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领域专家、一线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人员及出版社相关人员等。组建教材开发团队后,要对成员开展系统培训,引导他们深刻认识新形态教材的内涵特征、功能定位及价值取向,深刻体会新形态教材建设在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深化“三教”改革、连接学校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帮助教材开发人员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掌握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必要的电子教材、数字资源开发技术,掌握新形态教材的内容设计与组织逻辑。开发团队还要与出版社进行充分交流与广泛沟通,就新形态教材在印刷、装订、出版发行、管理等方面达成共识。此外,教材开发牵头单位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以提高教材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构建新形态课程体系
新形态教材开发必须匹配课程实施模式,所以,新形态教材开发团队首先应共同研究梳理各专业方向所包含的职业工种,按职业工种进行课程设置与命名,每个职业工种对应于一门课程。可将新形态教材开发团队划分为若干课程级教材开发团队,具体负责某门课程的标准研制及教材开发工作。课程级教材开发团队根据岗位工作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及行业产业标准规范研制课程教学标准,在此基础上,疏理形成职业工种所包含的全部典型工作工程,进一步将每个典型工作过程分解为若干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疏理形成支撑典型工作任务完成所需的全部知识点和技能点。此外,课程级教材开发团队要注意编制该职业工种所对应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建设思政育人资源,设计思政教育与典型工作过程(或任务)教学的结合方式和路径,实现育人与育才相融合。
三、进行新形态教材开发
第一,对生产现场和工作过程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企业生产技术、工艺过程和标准规范,梳理形成完整的典型生成过程或工作任务,这是教材开发关键环节,需要与企业充分沟通,争取用人单位的积极配合。第二,根据课程所包含典型工作过程的多寡,将教材分为多个分册(如上、中、下册)。在此基础上,一体化推进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建设,确定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融合方式,确定纸质教材的编写体例,如编写主线、最小组织单元、相近专业或课程之间对某模块的共享方式、思政元素与技能学习的互融机制、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呈现方式、位置、标志等。第三,配合出版社做好需求分析、建设电子教材资源网站,确定知识点与技能点的多样化、层次化呈现方式,进行交互学习设计、导航设计、智能推送设计、考核评价设计、知识拓展链接设计等。
四、审读与试用新形态教材
教材审读与试用可以按模块进行,也可以等教材开发结束后一次性进行。分模块进行的好处是:教材审读与试用和教材开发几乎同步进行,教材开发人员可以根据审读与试用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材开发策略,可以较好地避免大规模返工现象。在新形态教材开发初期,建议按模块开展教材审读与试用工作。教材审读与试用一般由一线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审视教材与教学标准、真实生产过程、企业所用技术、工艺及规范的契合度,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试用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所以,试用单位要根据课程教学标准提前建设或改造教学基础设施,教师要以新形态课程为单位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知识技能水平,以满足新形态教材中企业真实生产过程或典型工作任务的实施要求,提高新形态教材试用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五、出版、发行与使用新形态教材
根据国家有关流程要求,对教材进行送审、出版和发行。出版单位要创新工作方式,改革活页式教材的印刷装订形式,建设专门网站,加强对新形态教材的管理,维持纸质教材和电子教材的一致性、完整性、安全性,畅通新形态教材的出版发行通道,确保新形态教材正常使用,同时做好版权保护。由于同一岗位的教材在工艺、技术、区域特色上不尽相同,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选用新形态教材,同时要具备对教材的二次开发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整、替换等,确保教材的实用性、适用性和先进性得到充分彰显。同时,教师要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要引导学im体育学、高效使用新形态教材,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结合、内涵与外延相结合、成人与成才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
作者:付艳芳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文章来源:节选自《职业技术教育》2022年第8期